在机电工程学院2024届毕业季“最后一课”上的寄语

  

  六月的校园,离歌响起。盛夏的火热,传递着热切的情意。离别之际,机电学院为282名本科毕业生举办了“最后一课”活动,院党委书记韩俊彦为即将走出校园奔赴八方的同学们殷切寄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说了些什么吧……

  各位老师、各位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离别的六月如期而至,此时此刻我们再一次相对,每个人内心的感受各有不同,但此时此景我们又有相同的心绪:依依不舍,浓浓别意。

  相识于金色的秋天,那时疫情肆虐。道别在火热的盛夏,雏鹰展翅待飞。无论经历了多么与众不同的大学生活,今天依将收起行囊,走出这片热土,奔赴未来八方。

  在此,我代表机电学院全体在校的师生员工,祝贺诸位毕业,祝福你们:前程锦绣,工作顺遂,生活美满,毕业快乐!

  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走向社会之际,我愿意分享三点体会与你们共勉:

  一是要始终注意品德的修养。古圣先贤有日行三省的自觉:“为朋友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世有箴言如是说: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长于善良,终于人品。人品是一个人最终可以走多远、攀多高的最重要的成功要素。我认为人生最为重要的努力,应该是在生命中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知行合一。与富贵、权力、才学相比,人品和道德更为重要。一个人受人尊敬和被真心爱戴,终究会归结于高尚的品德。我们内心的安宁,以至于我们的生存,都离不开美好的品德。只有自觉自律的德行,才能赋予生命美好和无憾。愿同学们将生命与品德同行,明德躬行,止于至善。

  二是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世上凡成大事者,必有艰难困苦的淬炼;事业能成大器者,必是历劫千难万险之锤成。圣人名言应该始终牢记、时时自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是同理。成功往往是熬出来的,最伟大的成就常常是那些经历了常人所不堪忍耐的千辛万苦最终煎熬出来的。同学们:忍耐也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可以使人的梦想变为事实的根本。没有长征便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没有卧薪尝胆,也难成勾践复国的雄心壮志。

  三是要有成人之美的利他精神。《素书》讲,“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意思是如果你能够帮助别人、成全别人得以实现他的愿望,那么你就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所谓修己达人、利人达己也是同样的道理。人性的弱点正在于损人利己,更有甚者是损人不利己。面对名利,往往容易去追逐、去攫取,有时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疯狂地步。而我想嘱咐同学们的,是要时时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警自省的清醒。“舍得”是我们常说的两个字,可是舍和得的深刻内涵却不是所有人都明白的,可以说有相当多的人还不懂得“舍得”的哲学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助人为乐、奉献快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利益他人往往成就了自我,正是天之大道。人世难逢真心笑,司空见惯的往往是对身边人的成功舍不得送上一句发自内心的真诚祝福和由衷赞美,却对别人的失败和挫折有些莫名的幸灾乐祸,即使有时说几句同情的话,也多少有些虚情假意。其实,你见不得别人好,别人未必不好,但你肯定不好,因为你内心没有美好。你希望别人好,别人未必就好,但你肯定会好,因为你心存美好。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去。开国领袖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只要有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希望同学们工作以后,努力照着这样去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奉献中体味自身价值的成就和服务至乐的真谛。

  最后我想对你们说:多读书吧!让读书成为陪伴你们一生的爱好。读书可以增智慧,强信心,改气质,去烦恼,净心灵。人们的烦恼,大多因为读书太少而想法太多,书读的少解脱烦恼的智慧不够,欲望太多不懂得知足常乐。

  希望同学们在工作生活中,不断修行自己的品味,努力做到: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希望同学们仰望星空筑梦,脚踏实地健行,努力成为有家国情怀、有匠心精神的卓越工程师。

  希望同学们枕边有书,身上没病,交得真知己,心中有热爱。永远心向阳光,乐观前行。

  同学们:信息科大永远是大家的精神家园,“机电人”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名字,“勤信”是我们要始终牢记的座右铭。你们今天启程奔赴理想的星辰大海,母校和我们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愿你们鼓起勇气,勇往直前,前途远大,大展宏图!

  此去经年,应是长相思念,遥遥相忆。愿你们、各位校友们:常传捷报回来,常回母校看看。

  愿大家:青云万里,一帆风顺。别去无恙,后会有期!